近年來,雷電災害漸已成為較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,所以,防雷裝置性能好壞,直接關系著防雷安全。
的發展方向,引導雷電向避雷針放電,再通過接地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將雷電流引入大地,從而使被保護物體免遭雷擊侵害。
是不是只要安裝了防雷裝置就可以萬事大吉了呢?
首先,我們來了解一下避雷針的構成,避雷針主要由接閃器、引下線和接地裝置三部分組成,三者之間應連接良好,并且接地電阻符合規范要求,才能達到防雷的作用。盡管避雷針被冠以“避雷”二字,但僅僅是指其能使被保護物體避免雷害的意思,而其本身恰恰相反,是“引雷”上身,經年置身于雷暴的侵襲之中,其性能自然也倍受“考驗”。再加上常年經受風吹、日曬、雨淋、霜凍等嚴寒酷暑的考驗以及銹蝕腐爛,往往導致其發生折斷、腐化、嚴重銹蝕、接觸不良甚至三部分之間斷裂的情況發生,這樣的防雷裝置不僅不能防雷,還有可能成為引雷裝置,反而加重雷電危害的潛在危險。
其次,建筑物在維修、改造、裝飾等過程中,有些單位及施工人員不注意對其避雷帶(網)的保護,造成人為損壞,有的在施工中不慎將接地裝置挖斷致使引下線斷裂等,都會帶來防雷安全隱患。
再者有些單位防雷安全意識淡泊,對防雷裝置的性能不了解,在防雷裝置上亂拉、亂接其它電氣線路,如電話線、廣播線、電視接收天線以及架空低壓線等。這些電氣線路往往成為建筑物內各種電子設備遭受感應雷擊的“罪魁禍首”。這些自然的和人為的損壞,給防雷裝置造成了巨大的隱患,一旦遭受雷擊,后果不堪設想。
此外,建筑物內部防雷措施主要是針對各種電子、電氣設備防感應雷而采用的避雷裝置,由于其使用的材質主要是氧化鋅壓敏電阻元件及其它電子元器件,這些避雷器件在遭受一次或多次反復感應雷擊后,其性能明顯降低或劣化衰減,所以也必須要進行定期檢查,通過檢測發現問題,以便及時維修或更換。而從筆者單位每年的年檢(抽查)數據來看,防雷裝置檢測合格率也只有八成左右。
因此,一些石油、化工等易燃易爆場所;金融機構、企事業單位計算機系統和學校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,在做好本單位防雷裝置的日常維護檢查的同時,有條件的可以聘請有檢測資質的專業機構定期進行性能安全檢測,保證其正常使用性能,做到防患未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