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州防雷檢測公司|安徽升輝檢測有限公司http://www.iewuu.com
(1)雷云的形成
雷電的生成始于雷云的生成,其實有幾種云都與雷電有關,如層積云、雨層云、積云、積雨云,重要的則是積雨云,即雷云。雷云是由大氣上空的水滴、冰晶和氣體塵埃等組成的巨大的、不透光且帶電荷的烏黑色云塊,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含水蒸氣的氣流運動。隨著雷云的不斷發展聚積,將會引起閃電、雷鳴現象,這就是雷暴。
1)雷暴的分類
雷暴的形成主要是兩種:鋒面雷暴和熱雷暴。
鋒面雷暴是由于在地表流動的兩個氣團相遇時,冷氣團因密度大而流動在熱氣團下方,在兩者交界面上形成相對運動并把熱氣團猛抬上升,熱氣流形成強大的上升氣柱和渦流,這樣就會形成積云。這時如果熱氣團的溫度足夠高和水分足夠多,就可以形成巨大的雷暴烏云。
熱雷暴發生在山區。由于陽光照射,山丘及其地面溫度升高,熱氣流因密度小而向天空流動,附近樹木、湖泊和河流等的氣溫較低,周圍相對較冷的氣流向山丘溫度較高、密度較小的地帶集中,同時這些氣流又被山丘地表的高溫加熱而向天空流動,這樣就形成熱雷暴。
2)積雨云的起電機制
積雨云起電機制的主要理論有以下三種:
①吸水電荷效應。大氣中存在方向向下的電場,使空氣正負離子分別向下和向上運動。中性水滴在電場中也要受到極化,上端出現負電荷,下端出現正電荷。大水滴在下落時,它的下端吸收負離子,排斥正離子,由于大水滴下降速度快,故其上端的負電荷來不及吸收它上方的正離子,所以整個水滴帶負電。小水滴被氣流帶著向上走,它上端的極化負電荷將吸收正離子,所以小水滴帶正電。
②水滴凍冰效應。實驗發現,水在結冰時冰會帶正電荷,而未結冰的水帶有負電荷,所以當云中冰晶區中的上升氣流把冰粒上面的水帶走,就會導致電荷的分離而使不同云區帶電。
③水滴破裂效應。用強烈氣流吹散空氣中的水滴,較大的殘滴帶有正電,細微的水滴帶有負電,這是因為水滴表面有很多電子的緣故。
3)雷云放電機理
由于云中電荷分布不均,形成許多電荷中心,所以云團之間、云團內部和云對大地之間的電場強度都是不一樣的。只有當云對大地場強最高并且達到一定值時才發生對地放電。同樣,云團之間電場強度達到某一臨界值時也會發生云間放電。實際上,絕大多數放電是發生在云間或云內。
雷云對地放電的機理:帶有大量電荷的云團對大地產生靜電感應,大地感應出大量異性電荷,使雷云和大地之間形成強大的場強,當某一處的電場強度達到25~30kV/cm時,就會由雷云向大地產生先導放電(少數情況下雷電先導是由地表向上發出的)。當先導到達地面或與地面先導相遇時,通過電荷中和形成強烈放電產生雷擊。放電通常不止發生一次,前面的電流很大,后續雷擊電流小得多。